凌晨的杭州东站,“星辰守护”夜间休息区的灯光如星子般温柔。车窗内隐约可见安睡的旅人,这里正成为深夜候车旅客的温馨驿站。
这个国庆假期,返家过节的浙江中医药大学大一学生金璐羽就体验了一次夜间休息区服务。出示了身份证和车票后,金璐羽领到了一张储物柜卡,并被工作人员引导至4号车厢,“这是我们的女性友好车厢,离警务车最近,您可以安心休息。”
轻按多功能电动沙发侧面按钮,椅背后仰、脚踏升起,电动沙发瞬间变成舒适的半躺椅。“真的太贴心了!”金璐羽惊喜地把背包锁进电子储物柜,插上USB充电线,柔和的阅读灯在身边晕开一圈暖光。
十多个小时前,金璐羽还在为清晨6点30分返回台州临海的行程发愁。从学校到杭州东站距离较远,最早的地铁也赶不上这班早车。“原本打算和同学在候车室硬坐到天亮,没想到东站推出了这个‘宝藏’休息区。”她点赞道。
据悉,试运行期间,此夜间休息区已服务像金璐羽这样的旅客1116人次,假期高峰单日接待达158人。东站枢纽管委会城管科科长吴凌伟透露,服务仍在不断优化:“10月1日下午发现个别旅客同时按脚踏和座椅按钮导致系统报错,我们立即更换了所有座椅的感应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记者了解到,10月1日至6日,杭州东站累计到发旅客325万人次。面对大客流考验,东站做足了保障功课——10月6日晚,为配合夜间加开列车,在市交通局与地铁集团的协同支持下,地铁1号线、4号线火车东站站末班车延长至23点46分,实现公交化运营。
而东站的智慧服务早已超越了物理空间的界限。今年6月上线的“杭小东”AI智能体,注册用户已突破15万人,提供各类咨询服务超30万次;依托千余台“音频室内北斗基站”,它将定位精度提升至0.5米,为旅客量身定制延伸至“最后一米”的出行方案。
吴凌伟表示,“星辰守护”休息区即将通过“杭小东”平台开通部分座位的预约功能,让智慧服务覆盖更多需求场景,进一步提升杭州东站服务设施与服务水平。